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成立
新闻中心讯 11月22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高端论坛特别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海内外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研究顶尖学者集聚复旦,共同见证这一新型智库正式成立。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研究院理事长朱之文,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Rana Mitter)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随后,朱之文、张维为以及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史正富共同为研究院揭牌。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美国投资银行家、《江泽民传》作者罗伯特·库恩(Robert Kuhn),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理事李世默,美国《全球主义者》在线杂志主编斯蒂芬·里赫特(Stephan Richter),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以及史正富先后发言,就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发表了独到见解。应邀出席仪式的还有国务院新闻办国传局副局长管萍。仪式由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主持。
朱之文在致辞中指出,立足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的概念、范式、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不仅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任务,也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更是国家重点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责任担当。他强调,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按照“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加强建设;要始终立足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问题;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开展协同创新;要服务国家需要,培养高端人才,拓展国际交流,发出中国声音;要坚持示范引领,保持全国领先,力争早日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的高端智库。
创新中国话语,防止为西方学术作“传声筒”
据介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由复旦大学中国道路研究的两个重镇“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组建而成。研究院的宗旨为分析中国崛起的原因和规律,进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原创性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推动中国思想和中国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在原有的两个中心基础上,研究院集研究、咨政、传播和培训为一体,着力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型智库。
今年六月,张维为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曾提到:“中国必须建构全面、透彻、有力和国际的话语。”而在研究院成立仪式致辞中,他再次强调:“希望研究院成为不断产生原创性的中国思想、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的地方,成为与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地位相称的、在海内外都有相当影响力的一流新型智库,成为所有认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研究者的思想家园。”在他看来,中国研究院的成立是一个标志,“中国学界为西方学术和西方话语当‘传声筒’、‘打工仔’的‘时代’即将终结”。
搭建系列平台,助力研究成果的交汇与传播
据悉,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将在“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包括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高端论坛、中国话语工作坊、各类专题研讨会在内的中国研究系列活动,开设高端培训课程、中国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理论网站,出版中国话语丛书,为研究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学者和人士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广泛建立合作关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探索研究资源的整合与影响力的扩展。研究院已同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达成初步协议,每年在复旦大学或牛津大学举行一次关于中国模式的国际研讨会。研究院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所合作,组建了上海市中国梦创新研究基地。此外,研究院与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及《观察者》网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成立仪式当天下午举行的高端论坛的圆桌会议上,与会学者围绕“中国道路研究:理论与话语”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话语研究的真知灼见,热烈探讨“文明型国家”、“良政劣政”、“双重市场”、“复合型经济”以及“中国今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话题。复旦大学数百名师生也参加了全天的活动,与顶尖学者零距离接触,深受教益。
- 著名音乐人方文山做客成电讲坛解读中国美与音乐美2015-12-01 12:51:21
- 从大一到大四,有趣的大学定律。2015-11-30 11:34:03
- 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之路 从博雅起步2015-11-30 11:30:29
- 华南理工科技成果亮相第17届中国工博会 荣获创新奖2015-11-29 12:25:16
- 临大传媒学院召开“临沂大学更名五周年 青春起航”主题团课2015-11-27 16:44:52
- 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忽如一夜春风来,美院尽处梨花开”2015-11-26 12: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