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毅:办好文化节,传递正能量
今年6月以来,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在全国高校全面展开,上海各个高校积极参与,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沪上学子也积极响应,产生了许多创意十足、个性鲜明的网络文化作品,可谓硕果累累。这一系列成果既有思想性,也不乏艺术性和操作性强,为繁荣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色彩缤纷,成功传递网络正能量
网络的开放性推动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学生思想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减轻乃至消除网络负能量的负面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加强网络正能量的辐射强度、扩大辐射范围。因此我们主张倡导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而要搞好网络文化建设,特别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加以设计、规划和引导。
在此次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上海各高校周密筹划设计出了一系列树正气、铸大气、接地气的网络文化活动,在微电影、摄影、动漫、网文、创新创业五大板块活动中,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比如同济大学用“互联网+”思维连续打造出“互联网+思想引领”、“互联网+学生服务”、“互联网+特色活动”、“互联网+体育健身”、“互联网+在线游戏”、“互联网+线下活动”6大模式,营造校园网络文化,吸引“粉丝”超过10万人。再如,易班网与文汇报联手组织网络微电影大赛,举办上海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视角,通过拍摄微视频的方式去发现一个城市的美,去感悟人生的真谛,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这些活动牢牢遵循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紧密贴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和青少年成长规律,主动回应学校学生的诉求,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二、共建共创,占领“网络文化”主阵地
这次的网络文化节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很多高校开展的网络文化活动都与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紧密结合,让健康的网络文化融入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上海各高校从工作实际出发,依托大学生自媒体、自网络平台,打造一批具有思想引领、教育教学、文化娱乐和生活服务功能的学生互动平台,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网络社区。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的“E起攀升”和“E起绽放”,上海师范大学的“易班网络文化节”,上海戏剧学院的“E·戏剧”索票项目等等,效果都非常显著,受到大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也相继开展了多项有影响力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全力发挥自身的平台服务功能。如打造校园网络广播节目“易路有乐”,举办“中国好创意”全国青年大数据竞赛 “dota2校园竞技赛”上海赛区的活动以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等全国性的大学生文化赛事和活动,有力举起了繁荣校园文化、传播主流价值观、发挥思想引领的大旗。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要搞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要学会使用网络,通过网络这个媒介渠道,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为此,一是要靠我们自己与时俱进地学习;二要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筹建我们自己的网络技术队伍;三要吸引精通网络的大学生们加入进来。第三个尤为重要,因为现在大学生网络高手很多,本身又对大学生群体的具体需求了如指掌,他们创作出的作品,自然就能够紧紧抓住身边人的心。
网络文化节立足于为大学生群体服务,既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产品,也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防护技能作为重要内容;为大学生们做好服务工作,就是要从这个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他们搭建一个好平台,营造一个好环境,让他们能够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而且能够拓展视野,还能培育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比如,上海理工大学的“科创顾问团”项目,就是充分借助各类新媒体和科创顾问们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将创新创业的好思路具体化、成熟化,使之能够真正成为一项新技术新成果,并逐步推向社会应用。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全方位的文化服务,打造了一个健康平和融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培养理性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习惯。这对大学生的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绝对利好;对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来说,影响深远,值得坚持办下去。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高德毅
2015年10月13日
- 大连理工大学第三届国际文化节盛装启幕2015-10-19 12:11:17
- 大连理工国际文化节:各美其美 大美与共2015-10-19 12:06:57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首届“网络文化节”启动2015-10-09 1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