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好作品像春季阳光里的清风
同志们:
很高兴来到上海大学,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上海地区成果展示及工作推进会。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正是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此,教育部、国家网信办高度重视。袁部长专门批示“这是一项带有开创性的工作,意义重大,开了一个好头,继续努力,总结经验,扩大影响,锻炼队伍,增强网络正能量。”国家网信办任贤良副主任也专门作出批示。思政司和国家网信办社会局专门就推进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进行了多次专题会商。刚才,上海教卫党委高德毅书记和复旦大学刘承功、厦门大学林东伟、文汇报社谢海光、上海交通大学胡昊等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网络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以及网络文化节的工作进展,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国家网信办孙爱萍副局长的讲话,部署明确、要求到位,对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大家要结合实际工作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围绕推动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繁荣校园网络文化,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是注重把握思想性,不断丰富网络文化产品内涵。好的网络文化作品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传播正能量。广大师生应当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网络作品。首先,要弘扬主旋律。要把爱国主义作为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基调和精神源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与弘扬,在“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传承发展创新”“宣传引导研究”上下足功夫,扎扎实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其次,要体现时代特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师生的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便捷的体验,不断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切实增强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的说服力、影响力。再者,要强化网络育人功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不仅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补充,更是成为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阵地。要通过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和传播,使学生的网络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正能量的传播上来。要将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内容上丰富育人工作的内涵,形式上拓展育人工作的外延,从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上体现对社会价值观的引领、对社会负能量的匡正。
二是注重把握规律性,不断提升网络文化产品的影响。规律是事物发展本质和特点的体现,是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反映。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网络也不例外,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工、展现、传播,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遵循,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规律,需要我们去研究网络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核、传播途径和网络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首先,要把握网络语言特点。网络文化产品要尊重大学生网络交流的话语方式和特点,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普通话”去阐释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学生乐于参与的“热门应用”去提供他们需要的学习生活服务。这里也要把握一个尺度问题,贴近不等于迎合,通俗不等于媚俗,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重点要在网络环境中形成富有亲和力与感染力的话语主导权,引导学生弘扬网上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当前,碎片化、信息短小细碎,传播快速便捷,“微传播”成为主流,可视化、图解新闻、动漫动画等越来越成为受青睐的网上传播新形式,看新闻不仅看信息,而且看跟帖评论,成为新闻浏览的一种新习惯。这要求在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标题的凝练性、内容的故事性、蕴涵的深刻性、语言的感染性、阅读的便捷性,用网言网语来发声,提高网络先进文化产品服务和供给能力,让广大师生愿意看,看了信,信了服,服了跟党走。再者,要把规律上升为制度。近年来,高校网络文化产品创作进入了高产期,诞生了大量的有影响力、有传播力的优秀作品。同时,不可否认,在网络文化产品创作方面,高校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我体会,这主要是组织动员不够、制度保障不够,我们还是按照过去一套老办法来管理科研、评成果。前不久,我们启动了全国高校网络文化研究评价中心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研究建立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特别是优秀网络文章的评价认证机制,以激发广大教师在网络上发文发声的内生动力,从而唤醒“沉默的大多数”。
三是注重把握艺术性,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创作质量。今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我认为,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也是网络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艺术修养、重艺术品位,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首先,要源于生活,结合师生工作生活实际。生活是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生活,网络文化作品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来源于生活,是否贴近师生思想、学习、工作实际。其次,要高于生活,体现师生的艺术素养和美的追求。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是能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既保持生活的新鲜又不拘泥于生活,能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传递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力量,能育润心灵,提升生活美誉度。作品有了生活属性后,需要用心进行提炼、开掘和萃取,这是一个如何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展现生活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站在时代的高度,具有世界的眼光、中国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成为师生心目中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 华南理工建筑作品服务抗战胜利70周年2015-08-24 12:04:13